公务员法律常识考什么
〖壹〗、诉讼管辖:管辖的概念、民事诉讼、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的管辖。公务员考试中法律基础知识范围很广,有时他的题很偏,但有两个方向是应该要把握的,一是行政法特别是公务员法的奖惩任免和相关制度,宪法特别是选举法的关键点,还有行政法的行政诉讼法的关键点。
〖贰〗、言语理解与表达:共40题,每题0.6分,总计24分。 数量关系:共20题,每题1分,总计20分。 判断推理:共35题,其中图形推理每题0.5分,定义判断每题0.8分,类比推理每题0.5分,逻辑判断每题0.8分,总计25分。 常识判断:共25题,每题0.5分,总计15分。
〖叁〗、动产交付。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自交付时发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不动产登记。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继承法 法定继承人的顺序:第一顺序是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是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肆〗、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这一科目中,具体又分为五大板块,分别是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常识判断和资料分析。这五大板块构成了整个测验的基础框架,其中常识判断部分更是涵盖了法律知识。尽管每年考试大纲对各个部分的具体题型和题量可能会有所调整,但常识判断部分的法律内容始终是固定的。
〖伍〗、公务员常识考试主要考察政治理论、法律法规、行政管理、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等基础领域。考试涉及国家机构、政府职能、法制建设、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关键内容。题型包含选取题、填空题、问答题等,旨在检测考生对国家政治体制、组织结构、政策法规等基本知识的掌握。
〖陆〗、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的高分过关常识判断目录内容丰富,涵盖了多个领域,旨在提升考生对各学科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以下是详细的目录结构:第一章 法律常识 第一节 宪法 深入理解国家的根本大法,掌握宪法的基本原则、国家制度、公民权利与义务等内容。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部分会出现哪些法律题
〖壹〗、动产交付。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自交付时发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不动产登记。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继承法 法定继承人的顺序:第一顺序是配偶、子女、父母。
〖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规定,抢夺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乘人不备,公开夺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抢劫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规定,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
〖叁〗、常识判断。常识判断部分涵盖法律、政治、经济、管理、人文、科技等方面,主要侧重测查考生的法律知识运用能力,涉及宪法、行政法、经济法、民法等内容。此部分一类考试20道题,二类考试30道题。数量关系。数量关系主要有两种类型的题目。第一种题型:数字推理。
〖肆〗、新法成为法律考察重点网页链接 法律知识中,《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等2020年颁布的新法成为考察重点。其中不仅侧重考察新法的亮点,还偏重新法颁布的意义等内容,考题难度不大。这体现出国家公务员考试对于2020年新法的关注。
〖伍〗、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部分包含了一项名为常识判断的题型,这一部分涵盖了大量公共基础知识点。常识判断旨在评估考生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及应用这些知识进行分析和判断的能力,特别考察对国内世界形势的了解程度和综合管理的基本素质。
公务员行测法律法规常识:哪些情况算重婚?哪些情况不属于重婚?
〖壹〗、根据法律规定,以下情况都属于重婚行为:(一)有配偶者与他人再次登记结婚的;(二)有配偶者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
〖贰〗、动产交付。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自交付时发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不动产登记。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继承法 法定继承人的顺序:第一顺序是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是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叁〗、经济常识主要包括价值规律、影响费用的因素、消费心理、生产和消费、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费用变动对生活的影响、财政的作用、宏观调控、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影响及其措施等方面。在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部分,经济知识都是必考部分。例题 “按质论价,优质优价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这表明商品的费用( )。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